【天华人】麻绳断于细处的警示:安全生产如何从微防巨

2025-07-09 14:09:59 thsy_admin

“麻绳单从细处断,事故专找薄弱点。”这句朴素而深刻的民间谚语,道出了安全生产最残酷的真相——事故不会凭空发生,它总是精准地找到那条最脆弱的“细处”,然后狠狠撕裂。作为一名安全员,我见过太多因细微疏忽而酿成的悲剧,也深知唯有真正敬畏“细处”,才能守住安全的底线

“细处”在哪里?它可能藏在一颗松动的螺栓里,也可能潜伏在一次“习以为常”的违章操作中;它可能是某个被忽视的防护栏锈蚀点,也可能是某次“图省事”未佩戴的安全带;它可能是隐患排查时的走马观花,也可能是责任落实时的“层层衰减”。这些看似不起眼的“细处”,就像安全链条上的一道道微小裂痕,平时无人注意,却在关键时刻成为致命弱点。
回顾那些触目惊心的事故案例,有多少不是从“细处”开始?某化工厂的爆炸,起因只是一个老化的密封圈;某建筑工地的坍塌,根源在于地基验槽时的敷衍了事;某次高空坠落事故,仅仅因为一根未系牢的安全绳……这些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我们:安全无小事,防患于未然,无危则安,无损则全。

为什么“细处”如此致命?因为安全生产是一个动态的系统,任何微小的疏漏都可能被风险放大。就像多米诺骨牌,一旦第一块倒下,后续的连锁反应往往超出预料。更可怕的是,许多“细处”并非偶然,而是长期漠视、侥幸心理积累的结果。比如:“习惯了”的违章,总觉得以前这么干都没事,直到某一天,意外降临;“差不多”的整改,隐患发现却整改不彻底,留下尾巴,终酿大祸;“与我无关”的心态,认为安全只是安全员的事,自己只管干活,结果因个人疏忽连累整个团队。这些“细处”之所以成为事故的突破口,根本原因在于人的麻痹大意和管理的漏洞。


作为一名安全员,我认为一是强化“显微镜”意识。强化全员作业风险辨识,鼓励每一位员工都成为“显微镜”,主动发现身边的风险点和隐患,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,将隐患排查做深、做细、做实。二是压实“千斤顶”责任。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,从项目经理到每一位员工,都要明确并切实履行自己的安全职责;严肃考核问责,对漠视安全、违章操作、整改不力的进行惩处。让安全“红线”真正带电。三是织密安全“防护网”体系。持续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、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。确保安全标准化体系有效运行;经常性开展贴近实战的应急演练,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、顶得上、打得赢;通过安全活动、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,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,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四是保持“常鸣钟”警醒。安全培训要常抓不懈,内容要贴近实际、形式要生动有效。深刻反思事故,定期组织学习事故案例,深刻剖析原因,举一反三。

“麻绳单从细处断”不仅是警示,更是鞭策。安全生产没有“完成时”,只有“进行时”。唯有每个人都以“如履薄冰”的心态对待每一个细节,以“零容忍”的态度消除每一处隐患,才能真正让安全这根“麻绳”坚不可摧。

联系我们

东营市东营区运河路421号

电话:0546-7767900

网站首页
集团概况
新闻中心
联系我们